50-60(47/66)
4;了他们如今这样,也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,还能怎么办呢。前路漫漫啊,萧吟还有得些苦头好吃。
*
这些日子,杨风生和萧家走得极近,而朱澄那边同宋河越来越近之后,也彻底和萧家撕破了脸皮。
萧正知道朱澄的行径之后,也生了很大的气,一开始只是气他同小人交好,但是后来,见朱澄待萧家态度如此冷淡,很快也就想明白了其中龃
龉。
只怕这朱澄,择小人,而弃清臣。
原这口口声声心有大义的皇太子殿下,亦不过如此。
既朱澄选择了宋河,萧正亦是有自己的气节,也不会再眼巴巴贴上去。
他气得连着几天都没吃下去饭,气得人都消瘦了些许。
因着这事,他也疲于再去琢磨萧煦兄弟二人的举动,和杨家走得近便近些吧,只要他们暂不闹出什么大事,他也都懒得再管。
京城下,这两三月,大家也难得相安无事。
只风平浪静之下还藏着诡谲云涌,杀机四起众人皆心怀鬼胎。
日子不知是何时入了冬,天气越发寒冷,冷风越发凌冽,一转眼,就悄无声息到了寒冬时节,万里荒寒,夕阳也被染了几分漠色。
临近年关,北疆的战事也快要收尾,自从杨奕带着朝廷的军需来了北疆之后,过五关斩六将,在后方部署派将,这处形势一片大好。
战线也不能再拖下去了,杨奕打算趁着过年之前早些结束这里,若不出意外,北疆的将士百姓还能过个好年。
短短几个月,这里打不赢的战,嬴不下来的局面,在有了他之后,一切好像都好起来了。
如果不是他,这里或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北疆边镇现下也有不少的百姓都给杨奕送东西来,左右不过是些自家做的东西还有北地的特产。
北疆属苦寒之地,寒冬时节,比京城那处还要冷上几分,杨奕已经里三层外三层裹起了衣服。
整个人显得更加圆润。
他现下正坐在案前,琢磨着接下来的战事。
灯火如晦,杨奕神色专注。
越是这样的关头,越不能放松,到了收尾之时,一朝不慎,满盘皆输。
杨奕不是将军,他不会打仗,但他是天下的首辅,是景晖帝六年横空出世的状元郎。
所以,这个世上,就没有他不会的事。
打仗亦像是在下棋,皆是博弈。
杨奕是一个出色的执棋者,在人才辈出的京城中,官场上,斗得过他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,而对付蒙古小儿,更不过时间问题。
快要过年了,也不知京城那边如何。
他不知道杨水起还在不在生气,也不知道她有没有看他给她留下的信。
但他想,按照她的那个性子,多半是不会看那封信。
也罢,看了也是徒惹伤悲。
倒不如不看。
只是这样的话,他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,恐怕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去说了。
就在杨奕出神之际,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