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-70(52/58)
#8204;没有姓,可这样的胆魄,已经是十分难得。若人人都能去说这样的话……哎……”萧煦叹了口气。
若人人能说这样的话……可惜人人不言。
听到萧煦这样的话,杨奕又想起了那篇诉状,他又去拿来了那纸诉状,细细看了一遍。
或许又真是因为父女之感。
杨奕现下越是看,心中便越是觉着有种奇怪的感觉。
他曾看过杨水起写过的策论,不同于她这个人平日看起来的模样,柔顺明媚,纸笔之间,她条理清晰,但言辞也总是过于激烈,杨奕曾告诉她说,
“不要这般激进,要以理服人。”
可那时候杨水起回他,“我虽疾言,虽令色,可难道没有理吗?”
她不觉得自己没有理,她也改不了这个毛病。
她写着端端正正的簪花小楷,笔下文字却又如此暴烈。
这偏诉状特色太过明显,虽杨奕没有看到最初的正本,没能看到杨水起的字,但还是一下子就想到了她。
一旁的萧吟也在沉思,他是看过杨水起的策论的。
也知道她的风格笔法。
现下显然也起了疑心。
他从堂屋这里回到了常庆院之后,马上就对手下的人道:“你们去找,这篇诉状究竟是从哪里传出来的,若能有最原始的正本,也行。”
这诉状传了千遍百遍,从哪去寻正本?
即便无从下手,但他们还是应下,而后离开。
他们来来去去,而萧吟的视线从始至终都落在墙上挂着一副字帖上。
“岁岁年年,万喜万般宜。”
是杨水起送给他的。
萧吟的手指不自觉拢紧。
杨水起,会是你吗。
会是她写的吗?
可若真的是她,她是经历了些什么,才又会写下这样如泣如诉的诉状。
第七十章
严寒褪去, 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,很快就进了初春时节。
初春多雨,小雨淅淅沥沥连着也下了个十来日, 春日的空气迷迷蒙蒙,将人的眉眼都染上了几分水气,好在这日终于出了晴日,圆日挂在天空,十分耀眼明媚。
杨水起同赵萍安两人正在院中晒着药草, 连日的阴雨天让草药都快生出了霉气。
赵萍安对站在架子对面的杨水起说道:“你那封诉状, 果真流传开来,大街小巷,现下无人不识此书, 想来也已经传到了宫里头去, 能叫那人气得半死。”
就连赵萍安先前也没想到竟真能有这样的成效。
他不是爱修道吗。
不知现下是否还修得下去。
杨水起应道:“他太过分了, 若流传不出去,才是不像话。”
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, 并非是夸张玩笑话,此诉状能流传出去,确是在杨水起的意料之中, 可怕也只怕景晖帝气在头上, 到时候发动锦衣卫的人不择手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