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、第六十八章(1/3)
“你在第一次介绍的时候,直接称养父为‘顾文’,和你亲生父亲做比较时,你称呼他‘顾叔叔’,”司辰心总能从语言中发现嫌疑人不经意间暴露出来小细节,也正是这些小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,“想必你对他还有点感情。”“在我还不知道他领养我的目的之前是有的,随着我逐渐了解到他去孤儿院领养我的目的,这份感激也荡然无存了。”
司辰心根据顾程的叙述,判断出他的亲生父亲家世应该要比顾文家庭条件要好,“你认为顾文把你当成了工具?”
“不是认为,是事实,在顾文入狱之后,我每个月会给顾翎寄生活费,她妈根据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我,质问我为什么不帮帮顾文,她向我要了一大笔钱,说是一次买断这些年的养育之恩,我同意了,”顾程说:“她带着那笔钱上了车,上车之前对我放狠话,说‘你跟你那忘恩负义的亲爹一样,一开始我们就不该收养你’。”
“顾文是在知道我的父亲是谁的前提下才愿意收养我的,事后我向那个女人求证,她承认,的确是她把我被福利院收容的消息告诉顾文。”
那个女人?司辰心旋即反应过来,他说的是生下他的女人。司辰心问道:“你找到答案了吗?”
“找到了,”顾程笑笑说:“还不如不找,一个男人背着发妻在外面搞女人,女的怀孕以肚子为要挟,要求男人把她扶正,男的需要发妻家里的支持,执意不肯离婚,于是,女的一气之下把刚出生的婴儿扔到了福利院大门口。不是万不得已,也不是养不起,仅仅只是被威胁的男人不在乎,女人嫌累赘,这两人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。”
人们常说照化弄人,顾程感慨,“发妻死后,女人终于能修成正果,本来想把孩子要回去,偏不巧,肚子里又怀上了。”
顾程是有恨意的,他和付念很相似,他们有相同的遭遇,顾程五岁之前是孤儿,五岁之后是工具。司辰心之前和导师一起研究过一个课题,对孤儿院儿童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,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尽早适应和融入新家庭,那些一出生被弃养的孩子,对家庭的渴望往往要高于长大后被弃养的儿童。顾文和付念的不同之处就在这,一个出生被弃养,一个长到十几岁被抛弃,他们对原生家庭有着极深刻的恨意。
司辰心最擅长的是共情,她能带入任何人的任何处境,会切身去体验当时环境下的心理变化,只有了解当事人最真实的感受,她才能理解对方的行为。此刻,她能感受到一个在福利院长大的五岁儿童,怀着对家庭的希冀,抬头仰望大人高大的背影,心中激动又忐忑,他到现在还愿意称呼顾文为叔叔,相较连名字都不愿说口的生父,顾文许多年前也曾爱护过那个年幼的孩子。
进行到这里,司辰心已经很累了,虽然她从进来坐姿也没换过两个,和嫌疑人沟通,尤其顾程这种人,分秒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,还要分析他说的每一句话,以及说话时外在微反应是否和陈述内容相符。顾程对原生家庭的描述,没有隐瞒,甚至有种遇到心理咨询师的滔滔不绝。这些话他在心了埋了很多年,借由今天的机会,毕竟他对面是专业执证心理咨询师,在循序善诱之下,顾程压在最深处最隐晦的秘密被悉数倾吐。
“人非万不得已的情况下,不会选择违法乱纪,你确实有不幸的出身,”司辰心说:“或许我应该同情你?”
“同情?”顾程像是听到令人发笑的笑话,语气轻蔑,“你怎么和你母亲一样,老是喜欢同情别人。”
“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需要同情的,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觉得需要别人的同情,那基本是个没用的废物了,同情是世上最无用的情感,既改变不了现状又浪费精神,最后只留下无能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