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170号小说网

170号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乱世枭皇:柴荣 > 第25章 南唐之战之前奏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25章 南唐之战之前奏(1/4)

    战争背景



    在后周显德二年(公元955年),那是一个历史长河中波澜壮阔、英雄豪杰竞相涌现的辉煌时代。天空时而被战争的阴霾笼罩,时而又被英雄的光芒穿透,照亮了前行的道路。周世宗柴荣,这位年仅而立却已展现出非凡治国才能与军事韬略的君主,于高平之战中,以他那超凡脱俗的指挥艺术和无畏无惧的英勇气概,不仅成功抵御了北汉与契丹两大强敌的联合侵袭,更以这场震撼人心的胜利为基石,胸中激荡起一股不可遏制的壮志豪情,誓要一统中原,结束长期以来的分裂割据,为百姓带来久违的和平与安宁。



    他深知,乱世之中,民不聊生,唯有通过铁腕手段与深远谋略,方能拨乱反正,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。因此,在胜利的余温尚未消散之际,柴荣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他的统一大计,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而有力。



    那年三月,春寒依旧料峭,万物复苏之际却也带着几分刺骨的凉意。就在这样一个季节交替的时节,来自遥远秦州的几位百姓代表,他们的脸上刻满了风霜与疲惫,眼中却闪烁着对和平的无限渴望与对后周军队的深切信任。他们背负着全州百姓的重托,穿越崇山峻岭,跨过湍急河流,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抵达了繁华的京城。



    他们的到来,如同一股清流,为这座被权力与阴谋笼罩的城池带来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。他们手捧着一封沉甸甸的联名请愿书,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秦州、凤州等地百姓的心声与期盼。他们的声音虽微弱,却汇聚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,诉说着后蜀政权近年来如何势力日盛,悄然间已将铁蹄踏入了陕西的广袤土地,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在无尽的恐惧与苦难之中,朝不保夕,夜不能寐。



    他们眼含泪光,言辞恳切,向后周朝廷发出了最真挚的呼唤,恳请天子能够发慈悲之兵,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,让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重新沐浴在后周的仁政之下,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,共享太平盛世。这一幕,不仅是对柴荣个人能力与威望的考验,更是对整个后周政权能否顺应民心、实现大一统梦想的重大考验。



    周世宗柴荣,这位以雄才大略着称的君主,在得知边境告急、秦凤二州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消息后,面色凝重,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紧迫感。他深知,作为一国之君,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社稷安危、黎民福祉。于是,未及片刻犹豫,他便下令召集朝中所有文武大臣,齐聚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,共同商讨应对之策。



    大殿内,烛光摇曳,气氛凝重而又不失庄重。群臣分列两侧,个个神色凝重,目光中既有对时局的忧虑,也有对君主决策的期待。面对此番局势,群臣纷纷献计献策,言辞激烈。一方认为,当前正值士气高昂、军心振奋之际,应趁热打铁,乘胜追击,利用我军之优势,一举攻克后蜀,实现多年未竟的统一大业,让天下百姓共享太平盛世。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国家的忠诚。



    然而,另一方则持谨慎态度,他们指出,战争非儿戏,需考虑周全。当前虽有小胜,但战线过长,后勤补给、兵力调配等均为难题,加之后方尚需稳固,以防不测。一旦战事拖沓,不仅可能耗尽国力,更可能引发内乱,危及根本。因此,他们主张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,以确保万无一失。



    面对群臣的激烈争论,周世宗柴荣展现出了他非凡的领导才能与战略眼光。他耐心倾听每一位大臣的意见,深思熟虑后,最终拍板定案。他深知,民心向背乃治国之根本,而解救秦凤二州百姓于水火之中,不仅是顺应民意的善举,更是他实现中原统一战略的关键一步。于是,他力排众议,毅然决然地宣布发兵西征。


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二战之救赎 传奇打工者 驭夫魔后很猖狂 国破山河在 时空大盗 资本大唐 女人勇闯海盗窝:逃婚太子妃 大唐第一庄 极限突击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