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拜访知府大人(2/3)
开口说道:“小子,你错过了一个好机会,你可知我今天看的书就是一个星期后考试的内容?”李星群作揖说:“草民拜见知府大人,回禀大人,小人并不知道什么考题,小人也不关心考题。”
知府把书放在桌子上:“那现在知道了,书也放在了这里,想不想看?”
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
知府大人大笑道:“好!不愧是王师姐的弟子,看来这次考试,师侄必能考中。”
“多谢师叔吉言,只不过闲看庭前花开花落。太过于看重功名反而可能会走上歪路,说不定就真想看师叔的书了。”
知府大人大笑的说:“得失泰然,宠辱不惊。看来是我想错了。没丢你师父的脸!”
“师叔我虽然知道不该问的问题不要问,但事关家事,所以我想知道,为什么师叔你会认为我丢了师父的脸?”
“哈哈,无妨,这不是什么该不该的问题,在你到来之前我想的是,你是师姐的弟子,那就是西华门的弟子了,说实话西华门那些长老们这些年做的事情让我很是不高兴,我也曾经联系过师姐,师姐让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,私事归私事,公事归公事。西华门的做事风格在我看来就是伪君子作风,打着仁义道德的名去做鸡鸣狗盗的事,难免我就有了偏见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回禀师叔,师侄虽然曾经是西华门弟子,但已经被师父赶出了西华山山门,现在只有师父是我的师父。”
“哦?有意思,听起来确实像师姐的风格,看来她也忍不住西华门那帮人的作风了。这切先不说;其次一点,你的内力太弱了,要想当初师姐在你这个年纪,已经到我们稷下学宫做交换生了,那时候,哈哈,我还被师姐揍过一顿了,真怀念那时候,不像现在明明住的那么近,那么多年除了两次公事交涉,在没见过一次面,真的令人惋惜。”
“如果是武功这方面,师侄确实丢师父的脸了。”
“所以,我说了是我想错了,小师侄做学问可以认真,做人可不要太认真。”
“师叔教育的是。师侄知道错了。”
“嗯,子张问:十世可知也?”
李星群回复说:“殷因于夏礼,所损益可知也;周因于殷礼,所损益可知也。其或继周者,虽百世,可知也。
“叶公问孔子于子路,子路不对。”
“汝奚不曰: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至将至云尔。”
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,论述的是学习方法,讲明了‘学’与‘思’辩系,你认为学与思有必要联系起来吗?为什么?”
“有必要。因为‘学’是接纳知识的过程,如果只是一味地接纳知识而不思考,就是死学,就能运用。‘思’是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,是反思的过程,学习中只有不断地反思,不断地总结经验,才能使学习更具计划性,使知识由点连成线,由线连成面,所以‘学’与‘思’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。”
“不错不错,这也算名师出高徒了。凭你现在的学识,别说是府试就算是乡试也能通过,至于会试不仅仅需要学识还需要那么一丢丢的运气,主考官必然会默认选择符合自己爱好的文章,虽然你师父和我们稷下学宫相交甚多,但稷下学宫不能绝对代表天下儒家学子,而且我学宫出身的弟子也不愿意走关系,所以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