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170号小说网

170号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朱元璋到现代 > 第122章 宋濂一对N(2)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122章 宋濂一对N(2)(1/4)

    另一位文官见状,立刻趁机站起身来,义正言辞地说道:“宋大人,你仅仅只看到了所谓实用之学表面上的好处,却严重忽略了其对我朝传承已久的传统价值观的巨大冲击。”



    “四书五经所蕴含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,是教化万民、维系社会秩序的根本。”



    “一旦将律法、算术这类东西纳入科举,学子们必然会将心思都放在这些功利之学上。”



    “从而荒废了对圣贤经典的钻研,长此以往,社会风气必将变得急功近利,道德水准也会随之下降。”



    紧接着,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说道:“宋濂啊,你这想法太不切实际。”



    “且不说增设这些科目后,考官从何处而来?”



    “就说考试的组织和实施,将会面临多大的困难。”



    “如今的科举体系虽有不足,但胜在成熟稳定,贸然改革,只会引发混乱,让科举陷入无序之中,到时候选才不成,反而误了国家大事。”



    宋濂神色镇定,目光从容地看向众人,拱手说道:“诸位大人,我理解你们的担忧。”



    “但时代已然不同,我大明如今面临的是百废待兴、万象更新的局面,需要全方位的人才来推动国家的发展。”



    “道德教化固然重要,但仅有道德而无实际才能,如何应对国家在经济、民生、律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?”



    “律法能规范社会秩序,算术能助力经济发展,农桑关乎百姓温饱,这些绝非奇技淫巧,而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。”



    “至于考官的问题,我朝人才济济,朝中不乏精通律法、算术、农桑之人,可挑选他们来担任考官,同时也可从民间聘请有真才实学的贤士。”



    “在考试组织方面,我们可以先进行试点,逐步完善,并非一蹴而就。”



    这时,又有一位文官提出质疑:“宋大人,就算如你所说,可一旦增设这些科目,考试的难度必然大增。”



    “会不会导致能通过科举的人数大幅减少,让天下学子寒心,认为朝廷提高了门槛,断绝了他们的仕途之路?”



    宋濂微微皱眉,耐心解释道:“大人,科举改革并非是为了为难学子,而是遵循‘术业有专攻’的道理,力求选拔出更契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。”



    “如今我大明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,不同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。”



    “我们增设这些科目,就是为了让有不同专长的学子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。”



    “虽说考试难度会有所增加,但正所谓‘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’。”



    “学子们只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,用心钻研律法、算术、农桑等实用之学,就完全有机会在科举中崭露头角。”



    “这样的改革,不仅能让国家选拔到真正有一技之长的栋梁之才,还能激励更多的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书五经。”



    “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,去拓展知识领域,提升专业能力。”



    “长此以往,无论是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,还是个人的成长发展,都将大有裨益。”



    朱元璋满意地笑道:“宋学士思虑甚是周全,既解决了‘所取多后生少年,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’的问题,更是让我大明能广纳各类贤才,实乃利国之举。”



    “可学子们需要学习科举改革后的书籍,你是否有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末世重生:血月下的死神 [综漫] 我不是万能许愿机啊喂 外来异星 [综漫] 无色之王,恃靓行凶 末世天灾:重生带着全家囤物资 [综漫] 世界沦陷为攻略游戏后 [原神] 如何在至冬做后勤工作 末日:开局霸王龙,天赋是双修? 怯春情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