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 秦国的乾国化(1/4)
盛大的庆祝仪式刚落下帷幕,那喧嚣与热闹仿佛还在耳边回荡,沈岳便带着满身荣耀,更揣着沉甸甸的使命,奔赴秦国出任太守。他心里清楚,这荣耀的背后,是难以估量的责任,秦国如今就像暴风雨里摇摇欲坠的破屋,急需有人修缮重建,而他就是那个扛起大梁、执锤拿钉的关键人物。
沈岳一踏入秦国都城咸阳,萧瑟破败的景象便如潮水般扑面而来。街道好似被岁月无情抛弃的残梦,断壁残垣是往昔繁华破碎的回忆;紧闭的店铺宛如沉默的老者,静静见证着曾经的热闹与如今的落寞;集市冷冷清清,偶有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,眼神里满是迷茫与恐惧,像迷失方向的羔羊。城墙上,战争留下的痕迹触目惊心,斑驳的砖石、断裂的旗帜,都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惨烈。沈岳望着这一切,心中五味杂陈,暗暗发誓,一定要让秦国重焕生机。
沈岳明白,要让秦国真正融入乾国,首要任务是稳定人心。他雷厉风行,迅速张贴安民告示,向秦国百姓承诺,盛乾国不会残酷压迫他们,而是会引领大家重建家园。他亲自走上街头,与百姓交谈,耐心倾听他们的苦难与诉求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沈岳面前,老泪纵横:“将军呐,这战火让我们失去太多啦,田地荒芜,亲人离散,我们就盼着能过上安稳日子。”沈岳紧紧握住老者的手,目光坚定:“老人家,您放心,我一定让秦国重回太平,大家都能安居乐业。”
为恢复农业生产,沈岳从盛乾国调来一批经验丰富的农官,指导秦国百姓开垦荒地、改良种植技术。他还果断下令减免百姓赋税,发放种子和农具,鼓励大家积极耕种。在沈岳的努力下,荒芜的田野渐渐有了生机,嫩绿的麦苗破土而出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恰似希望的旗帜。百姓们看着田间的景象,脸上慢慢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在经济方面,沈岳全力重建秦国的商业体系。他组织修复被战火破坏的道路和桥梁,打通秦国与盛乾国及其他周边国家的贸易通道。同时,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,规范市场秩序,严厉打击不法商贩。为吸引商人来秦国经商,沈岳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,像减免商税、提供住宿和仓储便利等。一时间,秦国的商业逐渐繁荣起来,咸阳城的集市又恢复了往日热闹,各种商品琳琅满目,叫卖声此起彼伏。
然而,文化融合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秦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,百姓崇尚武力,有着自己的祭祀仪式和风俗习惯;而盛乾国文化更注重礼仪和秩序。为促进文化融合,沈岳在秦国各地设立学校,教授盛乾国的文化知识和礼仪规范,同时尊重秦国文化传统,允许百姓保留一些特色风俗习惯。
冲突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。有一次,盛乾国的一位官员在秦国推行新礼仪制度时,与当地一位祭司起了争执。祭祀满脸怒容,大声说道:“这些新礼仪简直是在破坏秦国的传统,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!”消息传到沈岳耳中,他立刻赶到现场。沈岳神色温和,耐心地向祭司解释:“我们并非要摒弃秦国文化,而是取其精华,与盛乾国文化相互交融,这样秦国才能变得更好。就好比两条河流,只有汇聚在一起,才能形成更广阔的海洋。”祭司听后,眉头紧皱,若有所思,最终缓缓点了点头。沈岳趁热打铁,精心组织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。活动中,秦国百姓展示精湛武艺和独特民俗表演时,眼中满是自豪;盛乾国官员展示精美的书画和优雅礼仪时,也透着自信。通过你来我往的互动,双方的矛盾逐渐化解,文化融合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随着时间推移,秦国的政治体制也在悄然改变。沈岳依照盛乾国的模式,在秦国建立各级行政机构,选拔有才能的官员进行管理。他还设立监察机构,监督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