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议政(1)(2/3)
,李洪熙目瞪口呆的看着谢林。“谢学士,这是作甚?”李洪熙惊讶道。
“廉郡王,这是弹劾你的奏折,被陛下留中,您给看看。”谢林看了一眼昭帝无奈的说道。
“混账,既是弹劾孤的奏折,孤怎么能看?”李洪熙看着满桌子的奏疏道。
对,李洪熙脑子转的多快啊,他应该避嫌,不能阅览。
“哼。廉郡王你是没脸看吧?”萧明轩打趣道。
“臣应该避嫌。”李洪熙连忙起身回应道。
“你是内阁首辅,当然可以看。”萧明轩继续道。
“嗯,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,谢学士,全给驳回,批复,事实不明,无端放肆!”李洪熙眼珠子转了转说道。
“这,”谢林脑门子全是汗,看都不看,直接全部驳回,这事在大乾开朝到现在没有这样的先例啊。
“允了,按廉郡王的意思办吧。”昭帝看着谢林面色有些纠结的看着自己。
昭帝原本就没打算处理李洪熙,李洪熙在江州办的事,他一清二楚。
只不过不能以他这个皇帝名义,而是以李洪熙内阁首辅的名义去驳回。
“还有就是,这里还有百官的联名折,说淮王,韩王,蜀王马上就到了就藩的年龄。”陈辅臣又拿出一个折子递给昭帝。
“说,是按制就藩之前要参与朝政,将来就藩以后也能顺利处理藩镇政务。”陈辅臣继续说道。
李洪熙脑子转的飞快,之前昭帝就找他讨论过要安排淮王就藩事宜。
后来因为一系列的事情,就推脱到了现在,而且按制他们确实到了朝堂议政的年龄了。
然后就是给他们大婚,大婚以后就直接就藩了。
从王号上就能看出,淮王估计藩镇就在微州某地,毕竟淮代表的部分江州和徽州,等于两个州府都可以划出一个藩镇出来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嗯,那就议议吧。”昭帝道。
众臣纷纷低头沉思,李洪熙也不由的沉思,这有什么好议的?
是皇室内的事情,外臣怎么好干涉呢?而且还有祖制在前。
难道是议是在朝堂议政?还是在南书房议政?还是两个都参与?
李洪熙瞥了一眼对面的张相白,发现他紧紧的盯着自己,李洪熙然后又狐疑的看着一圈,发现都在看着自己?
李洪熙暗骂一句,我擦,都看着我作甚?议议,就是谁有想法都可以说。
“洪熙,你先说。”萧明轩看了一圈以后点名李洪熙道。
“臣,觉得百官说的言之有理,淮王韩王,蜀王都长大,又是藩王,理应如此。”李洪熙故作沉思了一会道。
“魏国公呢?”昭帝问。
“臣和廉郡王一个想法。”张相白道。
“臣也和廉郡王一个想法。”众人也跟着说道。
“那是朝堂议政,还是在南书房呢?”昭帝又问。
李洪熙又看了一圈,发现都低头沉思?不由纳闷,今天这是怎么回事?怎么积极性都不高。
“陛下,臣以为都在会好些,藩镇乃一州之地,藩王作为一州之主,更应该熟悉政务。”